发布日期:2017-12-19
河北大学副校长李军凯在2017中国教育家年会上发言
圣安娜娱乐城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我们李潮平主任的邀请,能够参加中国教育家年会,并且就高校创新创业的问题跟大家探讨。刚才雷司长从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国家层面,从顶层设计以及创新创业的本质内涵规律方面给我们提了高屋建瓴的要求,李家华院长作为一个业界非常受大家尊重和认可的专家,从专家的层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特点以及要求进行了一个学者的思考。我感觉两位专家的报告都是非常得精彩,而且李家华院长我们相识多年,他是以一个创业者的心态,创业者的精神来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演讲永远是那么富有激情和魅力。
刚才两位专家从高屋建瓴的层面讲了国家层面的要求,讲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规律和思考。我更多地从实践应用的层面来谈。我们说有了仰望星空,还得脚踏实地,接地气。到底这些国家层面的要求和理念,怎么在实践当中应用、落地,可能还需要我们高校创新创业的一线老师具体进行实践和探索。
下面我就从一个大学、高校的角度来给大家分享和介绍一下河北大学发挥综合型大学的学科优势形成的沟通融通式的育人模式,也希望跟在座的同行一起交流。对于高校来讲,我们知道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教育上对于国家的支撑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源泉,怎么样围绕高校的职能和内涵式发展的目标,更加精准落实创新型发展的目标,这对我们的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我们加强新时期、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根本任务。
我们今天聚焦这个主题就是谈基于创新的创业,也就是从我们高校层面来谈怎么样推进基于创新的创业,怎么样培养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型的人才。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和分享。我本人在北京大学工作多年,之前也是从事就业创业工作,现在到河北大学也分管这个工作,我们围绕综合型大学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模式的改革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希望借此机会跟各位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河北大学,也许很多人并不太了解河北大学,其实河北大学是一座底蕴非常深厚的大学。河北大学于1921年在天津始建,初名天津工商大学,是由法国创办的教会学校,后来天津工商大学曾经有一段时间叫做京都大学,在京都大学时期曾经在天津与北洋大学、南开大学三校齐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时建校之初全国只有18所高校,教会学校一共3所,分别是辅仁大学、震旦大学以及天津工商大学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学,应该说这个学校的起点是非常高的。
1952年院系调整,学校的主体工学院和商学院并入天津大学和复旦大学,1960年改建成为综合型大学,并且定名为河北大学,1970年从天津迁到河北保定,这个学校也是历经磨难,流失了很多人才以及设备等等。
现在进入新时期,河北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以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综合型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双一流大学的一层次高校。学校是一所传统的综合型大学,学科齐全,拥有12大学科门类,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52个,学校距离雄安新区20公里,在新区的筹建和规划初期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校96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30多万名优秀毕业生,我们上一任河北省的6位副省长有4位是河北大学的毕业生。
第二个,我想对创新创业做一点思考和分享,刚才李家华老师讲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从我这个层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做一点思考。有学者指出我们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1999年开始兴起到2014年叫启蒙期,那个时候主要是从学校的勤工俭学变成创业,有一些高校开设了课程、创新班。第二个时期是从2014年6月到2016年的6月,这个期间我们知道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这个时代曾经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在那期间创业成为了时代的一个热词,并有大量的政策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正式来临,这个期间成为一个政策期。当然也有学者指出,这个时间好像创新创业有点热得过头,各个部门都推动各种大赛,出台各种文件,支持建设那么多的创客空间,回归冷静之后发现有一些创客空间难以发展。2017年初期是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识的一个回归期,很多教育者开始反思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是什么。实际上我们并不是为了多培养几个创业者,并不是为了多建设几个创业空间,而是为了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为了人才培养,这样的共识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实际上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虽然是有一定的共识,但是它的具体内涵,包括怎么做好这个工作的内涵和规律,可能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战略要求之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我们高校的一个重中之重和核心任务。
这样的发展阶段和整个高等教育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和认识,实际上也是一个初心回归的现象。如何以深化创新创业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我觉得还是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创新创业型人,破解我们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像刚才雷司长反复讲的,我们要有新时代的要求,怎么培养适应要求的人才,我们现有的短板是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战略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目标和初心的指引之下,我们高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坚持永不偏离这样的初心,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够走向运动化、模式化,才能真正回归内涵式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谈到模式和路径,我个人这么认为,和李家华老师的观点一样,每一个学校应该有自己不同的模式,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特点,以及培养目标,而不是说千人一面,照别人的模式跟随、模仿,都应该做适合自己高校模式类型的探索和选择。
从大学的分类来讲,我们知道有很多种,一个就是传统的综合型大学,比如像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大学这样的传统综合型大学。第二类是以传统工科为主的综合型大学,我们知道清华大学最初是工科非常强,清华现在不论是文科还是其他各方面实力发展得都非常好,还有北理工、北航等等,他们原来是工科比较强的,逐渐发展成综合大学。还有一类是多学科的大学,比如说北邮,跟传统的综合型大学有比较典型的差异和不同。还有一些像师范类、医学类和公安等专业类的院校。
不同的学校应该走不同的模式,就几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团队我们可以看出,相对来讲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实践应用结合得更紧密,基于创新的创业相对来讲中间的路径比较易于实现,跟生产之间结合得比较紧密。从真正的成果转化来讲,一些传统的综合型大学,像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河北大学等再整个创新创业工作上的实践,可能与工科见长或者其他类型的大学还有不同的特点
下面以河北大学为例探讨传统的综合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模式。我们说河北大学作为一个传统的综合型大学,除了没有军事学,传统的文科、理科、工科,包括医学、农学、管理学、语言,各门类是非常齐全,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河北大学历史上培养出了很多大师。这个学校更偏重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不是那么紧密,很多老师习惯于原来的科研和教学模式,怎么样进行创新创业,可能首先要解决很多老师认识上的问题。
怎样在这样的学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我觉得需要学校顶层设计,需要站在学校的高度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逐渐摸索出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的融通式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双创一体、学科交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首先第一点,大家都知道组织领导重视和工作机制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河北大学2009年就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书记担任组长;2009年建立河北省第一家创业园和创业学院,在2009年起步还是比较早的;2015年学校正式成立了一个正处级的单位叫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把教务处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指导中心的创新创业指导、孵化、实践以及培育等等,都纳入到这样一个部门,同时在学院层面也有创新创业工作的领导小组和专职队伍,形成一个校院两级的管理体系。在学校层面成立的有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领导小组,书记校长任组长,下面有学生处、团委等多部门,形成协同工作机制。
第二点是怎么样发挥综合型大学的学科优势,构建融通式的育人模式。第一个方面我们先说如何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互融,首先是强化第一课堂的育人主体,将创新创业目标融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学校在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几个学院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同时也在文学院这种基础学院建立了多学院、多学科合作的拔尖创新人才班,推动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第二是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我们建立了很多学科交叉的平台,比如说医学和工科的医工交叉中心,京津冀的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协同创新平台等10个这样的协同创新平台,鼓励学科的交叉互融。
第二就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我们知道综合型大学的特点就是第二课堂比较活跃,但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起来,构建一种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机制,综合型大学在这上面做得不够好。
第三是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互通。我们和很多家单位有联合培养班,都是基于创新创业目标的人才培养实验班,同时也跟清华的创业园,以及一些企业合作。创新创业的实践精英班小班只有30人,是在普遍的第一课堂教学之后涌现出来的。正如刚才李家华老师说的精英教育,真正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我们让他带着项目毕业,相当于是一年学制。
同时,学校也在打造一体两翼,三层递进,多维辐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型。创业一定要动手去实验,从创业的规律来讲,很多学生、创业者,包括我所认识的有成就的企业家,他们也是有多次创业的经历,在每一次创业当中汲取实践经验,不断地调整商业模式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等,同时从专业知识培养、能力培养两个源头来给学生供给营养。同时建成学院、学校、大学科技园孵化体系,学院层面有创客空间,学校层面建有北斗和禾苗两个创新空间,经过孵化以后进入大学科技园,同时还在校外,尤其是在河北主要的学生生源地,比如说保定、邯郸、秦皇岛建立了很多基地。
这个是我们的厚德创客空间和多维创客空间,这是我们在保定设立的创业空间站,同时还与很多地市部门合作建设了350多个校外的实践基地。去年我们还和北京市人社局共建京津冀留学人员河北大学创业园,同时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这是2016年学校开展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些活动。在社会科学方面,我们发挥社会科学整体实力,达到985学校的水平,建成了两个河北省新型智库,产出了一批高端的成果。其中有一些对策,包括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建议,获得了李克强总理以及原河北省省长的指示,这是从智库层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例子。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项目,也得到了一些表彰。我刚才说河北大学离雄安新区特别近,现在我们开展了一些关于新区的历史文化、水体治理、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党委会的认可,有可能很快把我们认定为管委会支持指导建设的智库。
学校在2014年入选首批河北省高校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6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院校,以及2017年度的高校创业50强和河北省发改委首批示范基地,很多主流媒体也对河北大学的创新创业模式和做法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关于河北大学传统综合型大学的模式对于地方综合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启示,个人做了两点思考。我觉得创新创业教育现在就像是生态培养,要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内部来讲我们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跟专业教育真正的融合,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融,以及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政校企协同育人,这是综合型大学最重要的优势。这是从横向层面联合,培养生态系统。
第二个层面是推动纵深发展。要让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走向内涵式发展,我们最终还是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建设。今年年初我们组织老师合作编写创新创业的教材、案例教程等一批支撑教学的书籍,其中我们的教材是由雷司长做序,同时和美国的多所大学合作建设了中美高等教育研究院和中美创新创业中心,推动国际合作的办学。我们近期正在酝酿推出中外创新创业项目,双方联合开展教材的研发、课程体系的开发,以及学生的互派交流,以及把美国的创新创业项目介绍到中国,把中国的创新创业项目介绍到美国。
第二点就是生态链建设。我们说创新创业体系的生态链,上游是课程体系建设,下游是形成孵化、培育,加速的实践平台。从教育成果产出的生态链讲,我们说从上游的能力培养到中游的成果研发以及下游的成果转化,如何使这个闭环更好地运行,如何让每一个链条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为创新创业主体激发更多的活力、潜力,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这都需要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进行思考和实践。
我们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起步的时间比较短,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应该说还是处在了一个蓬勃发展、快速发展的时期。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动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我们还是应该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构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引导学生进行基于创新的创业。我想这一点共识的达成,有赖于更多的高校同仁和教育者们一起实践和探索,一起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本质和内涵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思考。
最后再一次感谢大家的聆听,真诚希望有机会邀请大家到河北大学调研、指导,如果大家愿意去雄安新区调研,也可以联系我们,再次感谢大家。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呆!两神秘老人到达河大?